發行編號:HB20210324C 日期:2021年03月24日 作者:醍摩豆智慧教育研究院團隊
Q1 觀議課的目的為何?
觀議課的提出已經行之有年,是可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絕佳方式,而科學化的觀議課始於1963年的Micro teaching(微觀教學),進展到現代不停有新的方法及論述,幫助教學現場更好的施行,在2000年後,先進國家開始推展「素養」導向的教學,提升教師專業發展,變得更為重要,臺灣也在研擬了數年之後,推出了108課綱,並以政策落實每年的公開觀議課,希望藉此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整體教育水準。
Q2 國際上主要的觀議課形式有哪些?
為了更有效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各個國家學者或教育單位都發展出各具目的與特色的觀議課模式,列舉幾個知名模式如下:
TDO模式 美國Kaufman & Grimm(2013)出版《透明的教師》-開放課堂觀察,透明的教師主張TDO 授課教師主導的觀察模式(Teacher-driven observation)教師需要更多的開放式協作,才能有意義地實踐和完善他們的教學。引導教師由內部敞開大門,為自己量身訂做客製化的教學觀察歷程,不是為了總結性的問責或評鑑,而是為了改進教學而進行的一種形成性資料蒐集歷程。
牛津模式 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網站oxfordowl,出版了《A Guide to Lesson Observation》當中提到五個簡單的步驟:(1).計畫與準備 (2).觀察 (3).紀錄 (4).評估 (5).根據結果行動,以此方式進行觀議課。
學習共同體模式 日本學者佐藤學提出學習共同體,學習共同體不只是「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而是「教師對教育、學校及學習的重新認識」。學習共同體指一個由學習者及其助學者(包括教師、專家、輔導者等)共同構成的團體,他們彼此之間經常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溝通、交流,分享各種學習資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因而,在成員之間形成了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人際聯繫。
臺灣108課綱模式 由教育部提出教學觀察三部曲--共備、觀課、議課,共備為建立共識、課程討論,透過觀課、議課提供另一雙善意的眼睛,強調「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的助人專業。
綜合以上,各先進國家地區都在提倡觀議課,流程及形式上不外乎就是:備(說)、觀、議,也就是全球公認最適合精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好模式。
Q3 為什麼要採用蘇格拉底數位觀議課型式?有何研究依據?
據著名教育學家John Hattie在2009所撰寫的《Visible Learning: Maximizing impact on learning》的研究中,探討哪些教師行為對學生學業成績影響的效益值(Effect sizes)最大,當中包括有教學品質(Quality of Teaching)、師生關係(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都對學生成績很有幫助。其中,效益值得分較低的是教師培訓(Teacher training)效益值0.11,而分數最高的是微觀教學(Micro teaching)效益值0.88,後者是前者的八倍之多。數位觀議課(微觀教學)是對學生成就最有影響的教師專業發展活動。
Hattie Ranking: Teacher Effects
Q4 蘇格拉底數位觀議課與一般觀議課的差異?
倘若想準確且有效地進行觀議課活動,歸納統整出以下幾點為最顯著的差異:
一、時間效率 二、應用品質 三、資源整合,分析說明如下:
時間效率
最有效能且正式的教師專業發展活動,往往需要投入4-5位專家針對個別項目進行審視與回饋,若就過去的方式來說,從蒐集的資料當中去研討統計教學模式、分析特徵數據、整理逐字稿甚至是影片與教學現場狀況的對接,至少需要花數天來進行整理及歸納,而蘇格拉底數位觀議課的紀錄在課後自動化的產出,最快可在3-5分鐘之內完成,省下時間可能是數倍之多!
應用品質
相較於坊間許多「數位化」的觀議課流程,可能透過雲端多人協作的方式,完成觀議課紀錄,或是透過影片錄影來做討論,儘管有利用數位資源,這些資料較難產生更廣的應用與價值,蘇格拉底數位觀議課強調「有數據、有證據」的觀議課,除了整合時間標記、專家點評標記、課堂影片多維連動的蘇格拉底影片外,更可進行切片樣態分析、教研數據研究、達成同課同構、同課異構的課例深度研討與分析。
資源整合
一般觀議課,老師及學校要準備相當多的文件、表單,除了授課老師的教案以及教學資料,包括觀察者要的教學觀察紀錄單、觀議課回饋表單,或是搭配錄影的方式記錄,如果外聘請專家來指導,那成本更是高昂。而往往一場觀議課結束,數據彙整困難,各類資源難以重複利用,或造成行政負擔,而蘇格拉底數位觀議課系統可以改善這些痛點和難點,充分發揮自動化資源整合的效益。
數位觀議課&一般觀議課
價值與差異 Q5 蘇格拉底數位觀議課系統,會產出哪些教研數據,如何促進教研的品質與效能?
當學校建設醍摩豆AI智慧教研中心,並開始運用蘇格拉底數位觀議課模式,將能夠有效率地整合備(說)課、觀課、議課,完成觀議課的各項任務,讓教師們面對觀議課的準備、執行和整理工作更省力,且能夠有更好的典藏成果。
蘇格拉底在觀議課後3-5分鐘內自動產生四項教研數據,幫助整個教學研討流程更加高效、順暢、省時,說明如下:
教研中心數據產出示意圖
1.蘇格拉底影片
蘇格拉底影片是有數據的影片,可以整合課堂教學影片,並且自動分割並標示包含授課老師科技用運的時間點,觀課專家的點評標記,隨點隨看、各項數據多維連動,且具備AI人工智能分析指數,搭配導播系統讓師生、電腦畫面一目了然,讓課堂更容易紀錄典藏,讓教研數據更可視化,也協助反思、探究、合作、分享,就像是老師們的AI智慧教練。
蘇格拉底影片 專家頁面
蘇格拉底影片 AI頁面
2.蘇格拉底報告
蘇格拉底報告透過圖表呈現AI所自動生成教師的科技運用指數以及教法應用指數,並搭配燈號,綠燈70分以上、黃燈50分至70分、紅燈50分以下,更直觀的數據反饋,促進教師應用增能。
3.觀議課紀錄表
自動產出的紀錄表包括課程詳細資訊、點評人數、內容、照片以及蘇格拉底報告等,可依據時間、點評人、分類、內容等方式進行篩選排序,觀議課成果內容一目瞭然,且可自動連結蘇格拉底數據切片,數據高度整合。
觀看觀議課紀錄表
範例
4.Excel議課報表
產生可編輯修改的Excel議課報表(聽課筆記),展現智慧眾籌的成果,包括觀課點評內容、時間點、分類、點評人…等方式進行篩選排序,並且自動累計相關科技運用的次數、時間等,方便教育研究人員進一步利用教育研究工具來分析數據,例如使用excel公式、圖表進行指數及數據分析。
蘇格拉底數位觀議課系統,可以減少時間成本,增加教研品質及效率,並且減少資料整理、抄錄、計算以及許多行政負擔,把麻煩的事情都交給系統,觀課者可以聚焦課堂,更容易提升品質以及效能。
Q6 蘇格拉底數位觀議課系統,可否支持線下和線上教研活動?進行方式有何差異?
數位觀議課無論在線上、線下、課後,專家都可以進行點評標記,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可支援型態共有以下兩種方式:
同步觀議課
方式一:老師及學生在現場教學;觀課者在現場同步點評
方式二:老師及學生在現場教學;觀課者透過直播在線上點評
方式三:老師及學生在線上教學;觀課者透過直播在線上點評
非同步觀議課
數位觀議課結束後,蘇格拉底影片自動上傳學校專屬頻道,教師團隊可在蘇格拉底頻道上進行共備教研,包括蘇格拉底影片回顧點評標記,新增、修改、刪除點評標記。
Q7 蘇格拉底影片如何分享?如何保護數據安全?
蘇格拉底平台,由全球醍摩豆智慧教育研究院成立,是蘇格拉底影片與課例的全球分享平台,匯聚全球各國家、地區,最精彩、智慧連環的課堂影片,已經累積超過十多個國家地區、數百所學校、上萬部經典課例影片,凝聚全球教師專業發展的課堂智慧與發展成果。
每一個經典課例都記錄了老師的教學影片、教材、教案、教學活動數據等資源,儲存到AI智慧學校專屬頻道(校內觀看),為了促進交流與分享,每一個課例資源,也可以分別公開到蘇格拉底平台上,與全球智慧學校共同交流,學校可以設置頻道管理員,編輯課例資訊與課例公開的狀態,也能新增/刪除頻道成員等,具有完善的數據管理功能。
在資料安全性上,當然也要替學校及老師做最嚴格的把關,所有平台上的資料都存放在世界頂尖的公有雲端服務空間,相較於私有雲空間,在安全、防護性上,更能夠有所保障。 Q8 有哪些運用蘇格拉底數位觀議課的實際案例?
蘇格拉底數位觀議課系統與模式,從2017年開始在全球各地實踐應用,累積超過
一萬堂課堂數據資源,包括在台灣、大陸、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以及中東地區的約旦等國際地區,都有豐富的經驗和珍貴教研數據。以下提供幾個實際案例:
2020第三屆大師盃 線下課堂智慧教研-全球同上一堂課展示活動 由於國際疫情關係,2020大師盃突破以往進行模式,連結台北、成都以及菲律賓等全球各地共六個現場教研中心舉行,包括台灣政大教研中心、臺北市蓬萊國小、成都市紫藤小學、西川中學、菲律賓Bayorbor中學、Cupang小學等,進行線上線下整合之數位觀議課模式,全球教育專家共同參與,展現蘇格拉底數位觀議課不限人數與距離。
本活動觀課、議課之蘇格拉底影片數據,均自動典藏在大師盃
專屬頻道中,可以隨時觀看、分享、研討。
(*歡迎使用蘇格拉底課例資源平台,可免費註冊醍摩豆帳號,分享課例資源) 此頻道匯聚2018-2020年大師盃精彩課例
前往大師盃
專屬頻道
教育部美感教育 | 臺北市介壽國中 陳育淳老師《拾色之美》
由教育部推動「素養導向公開觀議課」實施計劃前導學校之一的臺北市介壽國中,即採用蘇格拉底數位觀議課模式,來促進課例研究的專業對話氛圍,營造教師間與師生間互學共好,提升臺北市教育品質,此案例與教育部美感教育計劃團隊合作,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辦理「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及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公開觀議課,由臺北市介壽國中陳育淳老師授課《拾色之美》,與會長官包括監察院林盛豐監察委員、范巽綠監察委員、教育部蔡清華政務次長,是相當值得參考的數位觀議課實踐案例。
臺北市介壽國中 陳育淳老師《拾色之美》完整說課、觀課、議課影片都在
介壽國中專屬頻道中
(*歡迎使用蘇格拉底課例資源平台,可免費註冊醍摩豆帳號,分享課例資源) 臺北市立
介壽國中專屬頻道 Q9 學校該如何著手進行數位觀議課活動?
蘇格拉底數位觀議課模式為全球醍摩豆智慧教育研究院為師資培育帶來的創新變革,幾年以來已累積上萬堂課例,獨步全球,協助所有已有建置相關軟硬體資源的學校舉行數位觀議課研討活動,邀請所有學校與我們聯繫、提案及合作。
2021年開始,
全球醍摩豆智慧教育研究院、
臺灣科技領導與教學科技發展協會、師資培育機構、教育管理機關、AI創新學院基地學校,也共同舉辦2021師資培育AI創新學院全球教育公益論壇,觀議課研討系列活動,提供教學、學習和教學研討等數據資源,以現場、直播、平台等多元型式,共備、交流與分享教學研討數據成果,成果都收納在
師資培育AI創新學院教學研究平台,希望達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分享平台、建立合作生態的目標,也歡迎有意願的學校單位,共同翻轉較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