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編號:HB20211231C 日期:2021年12月31日 作者:臺北市雙園國小林欣玫老師
簡介:
這是一篇智慧課堂大師累積超過十年功力的教學創新與心得分享,林欣玫老師在中年級常態使用生生用平板(iPad)智慧教室環境的經驗分享。林欣玫老師應用出版商電子書教材資源,設計了一套讓學生「自學、思考、表達」的簡易生字教學模式,流程包含收集預習數據、彙整學習數據、小組合作討論和分享討論結果等。除了參閱下文,另有完整蘇格拉底影片課例,如親臨先場觀摩。
應用場景:HiTeach + 電子書
教師課前準備與學生能力培訓完成後,即可進入教學實施階段。在課堂教學活動前,學生已先完成預習活動,再將預習結果帶至課堂與小組成員進行共學,經由彼此觀摩、討論、歸納,最後在進行分組發表。
※前文請參考林欣玫老師文章:「一生一平板國語文生字教學設計案例—教師課前準備與學生能力培訓」
一、教學實施流程
一生一平板生字教學設計分為四大部分(圖一),詳細說明如下:
圖一 一生一平板生字教學設計流程圖
(一)蒐集學習數據
在課堂一開始,要蒐集兩種學習數據。一是將紙本預習學習結果轉換成圖片數據;另一個是透過數據統計,得知學生選擇難字的分布情形。
紙本預習學習結果轉換成圖片只需在每一課第一節開始,請學生使用平板相機功能,將預習本中的學習結果逐格拍攝下來(圖二),儲存在平板的「照片」(IOS系統)中(圖三)。
圖二 使用平板拍攝預習本內容
圖三 平板「照片」中的學習結果
接著,宣布學習主題「難字放大鏡」。請全班一起來研討這一課要學的生字。老師在教材上標註生字編號(圖四),請學生將自己所查生字學習成果照片依照編號上傳至工作區(選第1個字上傳工作區第一區、選第2個字上傳工作區第二區,以此類推),並啟動即問即答功能(圖五),讓學生用即時反饋系統(IRS)選擇對應生字編號。
圖四 在教材上將生字標註號碼
圖五 教師啟動即問即答功能
(二)、彙整學習數據
學生完成作品上傳及編號選擇後(圖六),隨即呈現統計圖表(圖七),師生能透過長條圖了解全班對於難字認知的數據分布。接著,老師在工作區中使用作品觀摩功能將同一個字的作品彙整起來(圖八),就能立即將學生作品轉換成可用的教材(圖九),推送至每位學生的平板,進行下一階段學習活動。
圖六 學生上傳資料並做出選擇
圖七 呈現統計圖表
圖八 老師在工作區中選擇作品
圖九 學生作品立即就能轉換為教材
(三)、小組合作討論
雖是同一個生字,但每個人認知還是有差異。因此,透過分組討論方式,小組一起發現作品不同處,並進行歸納、分類。小組討論會以計時方式掌握課堂時間(圖十)。討論開始會請全體學生起立(圖十一),目的有兩個,一是方便組員聚在一起,另一個目的是完成討論小組可坐下來,老師就能清楚哪些組別尚未完成,彈性縮短或延長討論的時間。
圖十 計時掌握課堂時間
圖十一 站起來與組員聚在一起討論
小組合作目標,是討論每個生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部分,並用數字標示出分類。以下圖(圖十二)來說明,「術」這個字有9位學生做了預習。第4組學生將9個作品分成3個類別,標註編號1是左上角的作品;標註編號2是右上2個及左下2個,合計4個作品,表示中間部件「术」右上方筆畫「點」容易被忽略;標註編號3是黃色字的4個作品,表示「術」的部首是「行」部,需特別記住。
圖十二 小組討論將作品分類
(四)、分享討論結果
在小組討論結束後,隨即進行報告。報告人選產生方式為有條件的隨機挑人,先隨機選組別、再依組內編號隨機挑人。每次隨機挑選不同組別,能讓各組都有發表機會;依組內編號隨機選人,讓學生無法預知報告人是誰,每個人都要做好準備,小組要發揮合作精神,讓每個人都學會。
選定好報告人選後,老師啟動教學系統飛遞功能,讓報告學生將小組討論結果上傳,由報告人向全班說明討論結果。報告結束,該組組員可以幫忙補充,其他組學生可以提出不同意見。
二、教學心得
(一)、教師在實踐中學習
「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 這些年運用科技輔助教學心得是,只有「實踐」才能找到適合你與學生的最佳方式。舉兩個實施過程例子來說明,在前幾課進行教學時,流程設計是讓學生先用即時反饋系統(IRS)選擇字的編號,然後附加上作品圖片。接著,老師依字編號隨機挑選學生,開啟該名學生的作品,請學生說明他認為生字的特點。實施之後,發現大家認知的難點都相近,很難透過隨機挑選把認知不同的作品挑選出來。加上學生都很希望自己作品能呈現再大家面前,我看見沒被挑中的人,流露出失望的眼神。於是,調整依字編號上傳工作區,再從工作區利用作品觀摩,一次把該選項的作品彙整起來傳給學生。這樣一來,學生的作品變成了教材,每個人作品也都能被看見,一舉兩得。
另一個例子是在標註生字編號時,標註方式本來配合課本生字由右到左,但是統計圖表呈現選項是由左到右,所以對照看時很不方便,時常看錯。因此,修正後將標註改由左到右,就能快速又正確。
以上兩個例子是想表達,教師跟學生互動是活的,隨時可以往更好的方向修正。而不論任何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都需要開始實踐,在過程中不斷調整,才能成為有助於自己的教學方式。
(二)、學生在學習中成長
「能自學、能思考、能表達。」是我對學生的期望。從期初到期末預習作業中,我能看到品質提升,看到孩子們越來越認真完成。在每次小組活動過程中,也能觀察到組內討論參與度提升,大家努力想著每個作品的異同。最令我高興的是,在錄製示範課時,孩子們都能拿起麥克風,台風穩健說出小組歸納結果,其中更有好幾個是平時內向害羞或是功課需要較多協助的孩子。一點一滴、時間累積出的轉變,都是學習最好的印證。
以上是我將這半年國語文生字教學方式做個小結,這中間獲得很多先進給予回饋與建議,這些意見都是我日後教學珍貴養分,讓我能繼續在科技輔助教學上前進。最後,感謝三年四班全體家長,他們的信任與支持,是我教學上最堅強的後盾!
本文作者:臺北市萬華區雙園國民小學 林欣玫教師
學歷:1.輔仁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學士、2.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士後師資班、3.臺灣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
經歷:1.臺灣科技領導與教學科技發展協會資深訓練顧問、2.臺北市萬華區雙園國民小學教師、3.臺北市智慧教育輔導小組成員
獲獎經歷:1. 2012年臺灣科技領導與教學科技發展協會「智慧課堂創新獎」、2. 2019臺北市「百大菁英資訊科技應用人才教育獎」
更多資訊,請參考林欣玫老師介紹頁面。
參考資訊
前往蘇格拉底平台觀看
課例鏈接 **為維護教師智慧財產,瀏覽蘇格拉底平台課例資源,請先註冊醍摩豆帳號(可直接使用Google或Facebook帳號登入) 前往蘇格拉底平台觀看
課例鏈接 **為維護教師智慧財產,瀏覽蘇格拉底平台課例資源,請先註冊醍摩豆帳號(可直接使用Google或Facebook帳號登入) ※原文請參考林欣玫老師文章:「一生一平板國語文生字教學設計案例—教學實施與教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