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良老師:「在智慧課堂中,我看見學生找回學習的自信與熱誠,老師開心、學生開心,大家都有學到東西」。 蔡貽良
桃園市立楊梅國民中學
學歷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經歷
桃園市楊梅國中 教學組長
桃園市楊梅國中 代理教師
臺北市長安國中 兼課教師
重要事蹟
2018第三屆兩岸智慧好課堂邀請賽 中學綜合組 一等獎
2018第三屆兩岸智慧好課堂邀請賽 團體組(桃園戰隊) 第一名
2018智慧課堂創新獎 特等獎
2018 第七屆全球科技領導與教學科技高峰論壇 專題演說
蔡貽良老師對智慧教育的熱情及期許,讓他在接觸醍摩豆的智慧教室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積極地開辦公開課,並於2018年4月獲選代表桃園戰隊參戰在浙江省嘉興南湖舉辦的第三屆兩岸智慧好課堂邀請賽,分別於奪得中學綜合組一等獎及團體組第一名。而又於同年首次報名智慧課堂創新獎就獲得特等獎殊榮,如此深厚的智慧教學實力,讓蔡貽良老師受邀於年底舉辦的第七屆全球科技領導與教學科技高峰論壇,為桃園戰隊的成長與奪冠之路作專題分享,猶如智慧教育界的一匹黑馬。 蔡貽良老師的教學模式運用
蔡貽良老師吸取全球醍摩豆智慧教育研究院顧問的建議,將以學生思考為中心以及以情境任務為導向的兩個重點設計在其課程上,運用真實的問題做起點,把生活情境與經驗連結進課程中,並藏起學科,不留痕跡,讓學生們對課程不會有排斥感,學生自然就對課程產生自信及熱誠。
本文以2018智慧課堂創新獎特等獎《失落的「地」國》課為例,詳細分析蔡貽良老師的智慧教學模式。 2018智慧課堂創新獎 特等獎
中學社會
《失落的「地」國》
一、引起動機:好「理」六選一
蔡貽良老師先運用即問即答功能蒐集學生想法,再利用長條圖得知學生的猜想情形,最後利用挑人功能挑選學生表達想法。
二、技能訓練一:「氣」勢如虹
此階段利用第一次即問即答進行氣候概念前測,若答題正確率>80%則挑人說明;若<50%則由教師說明概念後並進行二次作答。完成後檢核各組學生概念理解情形並帶出「緯度」與氣溫之關聯。
三、技能訓練二:水「相」擇國
此階段利用即問即答進行水文概念前測,若答題正確率>80%則挑人說明;若<50%則由教師說明概念後並進行二次作答,完成後檢核各組學生概念理解情形。
四、技能訓練三:「地」一「首」選
此階段利用即問即答進行地形概念前測,判別地勢起伏與地表景觀,若答題正確率>80%則挑人說明;若<50%則由教師說明概念後並進行二次作答,檢核各組學生概念理解情形。
五、選定目標:甲好「道」相報
蔡貽良老師推送三項地理條件歸納圖,請各組回顧訓練內容,並以紙本學習單書寫完成後以平板拍照並飛遞至作品觀摩區進行分享討論。
六、「講」落誰家
利用圖層功能,將地圖污漬拿去,並揭曉為俄羅斯真實地圖樣貌,最後以螢幕挪移公佈俄羅斯人口最多的地區─莫斯科。
過程中以本節課程重要三大概念,重新回顧「好理六選一」中各區的地理環境差異與聚落形成之關聯性。
最後蔡貽良老師總結教學目標與重要概念,並鼓勵學生樂於求知並能持續探究、合作,再公開表揚優勝小組並頒發課程小禮物後結束課堂。
一般情形的地圖呈現為多樣且靜態,使得學生在判讀上較為複雜且雜亂。而蔡貽良老師運用TBL科技上的輔助,把地圖以分層推疊再將資訊逐層推送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更有興趣的聚焦在課程上,具探索感的任務也讓一般需要背誦的地理課程變得更活潑有趣。經過蔡貽良老師的課程設計,讓學生從「背誦」答案轉變至「理解」答案,進而達到預期的學習成果,師生共同獲益。
蔡貽良老師認為,地理是一門空間科學,長期以來卻僅淪為考試背誦的科目。除了教師在教學方法的修正外,更仰賴TBL科技的輔助。藉由培養判讀地圖資訊的能力,進而使學生獲得知識分析的基礎點,再透過小組間的合作討論,逐步利用數據、資訊建立客觀論述。讓學生從「背誦」答案轉變為「理解」答案。 桃園戰隊蔡貽良接受桃園市長鄭文燦表揚合照 研習場次回顧
2023.08月 Hi!「地」幾次─HiTeach結合地理課程 桃園市楊梅國中蔡貽良老師 國中社會研習
2022.08月 社會領域生生用平板課程設計分享 桃園市立楊梅國中 蔡貽良老師
2018第三屆 兩岸智慧好課堂邀請賽 桃園戰隊 蓄勢待發 《2018 全球高峰論壇》2018桃園戰隊的成長與奪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