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全球動態
國小教師出身,已擔任專任教學輔導員多年,在教育領域堆疊了語文教學與學習扶助教學的實務經驗。在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始終堅信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力,有待發展。教育應因材施教,而愛與尊重是最好的教導良方。故
目前擔任校內數位教學社群的的召集人,每學期固定安排一場次的數位教學經驗分享,同時是教育部THSD&BYOD專案的負責教師,每學期進行數位教學的公開授課,接受學者專家的入班觀課,亦是因材網及學習吧的A2講師、2023-2025iPad種子教師,以及Apple Learning Coach
在教學中,科技不僅是輔助工具,更是激發學生創造力與批判性思維的催化劑。教師也能藉此實現差異化教學,依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需求進行調整。總體來說,科技融入教學使學習過程更具動態性與彈性,也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更加緊密,提升了學習的效果與樂趣。
將HiTeach融入我的教學中,帶來了教學上顯著的改變。這個互動教學軟體不僅讓我能夠製作生動活潑的課程內容,還能夠實時與學生互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成效,也讓我能夠更靈活地調整教學策略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因此,Hiteach不僅改變了我的教學方式,也深深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理解方式。
我經常提醒自己,孩子是屬於未來的,身為教師,有責任引導孩子培養出適應未來的能力。老師如果原地踏步,在課堂上的提問就可能了無新意;老師如果畏懼改變,在教室的孩子就可能視野狹隘。因此,唯有不斷提醒自己終身學習,只要在工作崗位上一天,就有責任接受挑戰,不怕創新,讓自己充滿彈性,讓學生樂於學習!
周毓玫老師,aka Ms. Chou(蜜絲鷲),目前教授低年級雙語課程,是臺師大教育系林子斌教授團隊雙語種子教師。上課風格輕鬆活潑,喜歡讓孩子透過體驗與操作進行做中學,激發學習動機及參與。使用HiTeach融入教學多年,希望透過科技挹注來更清晰地看見孩子的學習,並增進師生有效互動。
HiTeach的功能涵蓋面向廣,給予我一連串的驚艷。以前想要分享學生筆記,要透過相機或實物投影機方享,一次只能看到一位學生作品。自從有了hiteach後,只要按下「作品任務」按鈕,全班學生可同時上傳作品,教學更有效率了。
宜蘭縣北成國小教師,也是宜蘭縣國語文領域輔導團兼任輔導團員。擔任過學校低中高年級導師及課程研發組長,對於學校各年段教學及學校課程發展,不管是九貫或十二綱,在新課程轉銜接時都擔任課程研發任務,深知數位學習已是學習之趨,如何讓老師教學方便且易學,如何讓學生的學習專注且有益、有利,都是慧君想學習的。
教育學家福祿貝爾名言「教育無他,為愛與榜樣」,是我教職生涯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學習的同時,身為老師,也要樹立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典範。課堂中,我非常重視學生的發表與回應,遇有錯誤的回應,更是師生與同儕之間對話的契機。我期許:課堂中能充滿對話。有對話才有溝通;有溝通才能提升思考力。
從小我就立志想成為一位能用愛與行動陪伴學生成長學習的好老師。我時時提醒自己,要用善意的眼光去欣賞孩子的亮點,引領孩子去創造、去看見自己的價值,在感受世界美好的同時,也能為生命中的每個可能與希望而感動。此外,我也一直深信著「真正的教育愛,是在孩子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因此,期許自己能持續用善意的眼睛,專業的能力,教育愛的力量,去引導孩子能成為目中有人,心中有愛,手中有藝,腹中有墨的人!
從開始擔任老師至今,不喜歡呆板講述型的上課方式,喜歡多方學習不同的教學方式,目標希望學生樂於學習,勇於發表。當使用過全語文教學法、寫筆記、畫心智圖、寫學習單、討論便利貼、專題報告、口頭報告、咖啡杯討論法等教學方法後,遇到欣希教授帶領我們進行聽說讀寫有策略的教學模式,更進一步的接觸到HITEACH系統,開啟了我教學的新視野,現在的我是一位樂在學習數位科技教學的老師。
科技融入教學中可以提供更多元、豐富的學習資源,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各種學科知能能,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積極地參與學習。除此之外,科技也可以幫助教師更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透過學習數據分析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的強項和弱項,從而進行差異化的教學。在世界不斷進步下,保持教育初心與時俱進,期待自己變的更好,也期盼學生能透過學習成為科技時代的終生學習者。